在運動場上拼盡全力的你,是否曾想過,當比賽結束、掌聲散去,未來該如何走下去?高中運動員常被框在「除了打球其他什麼都不會」的單一路徑中,卻忽略了對自己真正人生價值的探索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嘉義市政府今年推出了「運動員生涯陪跑計畫」,這是一個專為在學運動員量身打造的平台,透過「向內看、向外看、做決定」三步驟,幫助學生打破迷思,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涯跑道。
迷思1:運動場上成績是唯一出口?
嘉義市長黃敏惠致詞時提到:「運動員的生涯短暫,許多高中生因缺乏規劃,在轉型職涯時陷入困境。陪跑計畫正是希望讓他們在追求運動成績的同時,提前為未來鋪路。」本計畫邀請擁有多年選手生涯發展規劃經驗的講師,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協會理事長曾荃鈺,透過三大核心課程設計:「自我覺察」、「職涯解碼」及「目標設定」,透過課程引導幫助學生向內看、向外看、做決定,透過深入了解自己,解讀外在機會,並學會設立清晰的行動目標。
參與計畫的學生表示:「以前我頂多關心球場上的分數跟自己的賽是表現,卻從未想過自己還有其他生涯的可能性。這次課程真的讓我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興趣、目標與未來。」
迷思2:打球以外的世界全是空白?
計畫的另一大亮點是豐富的實地體驗活動,包括夜間的嘉義城市走讀與6種產業的多元職場體驗參訪。城市走讀帶領體育班學生走出校園,探索嘉義在地文化,從街道故事、傳統產業小吃、文化故事中展現觀察力,了解產業的沿革與歷史跟每個企業對社會進步的重要性。而職場體驗參訪,則邀請學生走進嘉義市消防局、飯店、醫院、水電行、室內設計、運動按摩等6個真實職場環境,由專業師傅、創辦人引路帶領,讓運動員實地了解各行業的運作與專業技能該如何持續累積。
學生表示:「能夠實際動手做真的很有趣,每個行業背後都有讓人著迷的專業跟不容易的地方。」昇億水電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彥富也分享:「透過接待這些年輕人,我們希望能啟發他們看到產業的多樣性,了解每份工作對社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。」本次活動邀請嘉義市消防局第二大隊後湖消防分隊、昇億水電材料有限公司、鈺通大飯店、TOYOTA嘉義營業所、白水設計及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等行業,為學生提供實際探訪的機會,近距離接觸專業技能與職場文化,激發運動之外的興趣與潛能。
迷思3:選擇太多反而不敢選?
陪跑計畫不僅僅是提供選擇,更教學生如何在多樣性中做出決定。在12月30日的成果交流會上,運動員們分享他們從迷茫到自信的蛻變歷程。有學生分享:「以前我總是害怕選擇,因為怕選錯,但現在明白,人生就是在嘗試中學習。只要努力,每一步都能成為價值。」嘉義高中校長陳元泰表示:「這項計畫以「陪伴成長、啟發未來」為宗旨,讓學生在人生的賽道上學習找尋自己的生涯定位,接觸各種職業選擇,也為運動員開啟了更廣闊的視野跟可能性。」活動中,協會也邀請2024巴黎奧運運動心理師夏顯詠,以及輕艇教練陳子豪蒞臨分享自身經驗,用同樣身為選手的角度,給予運動員鼓勵與支持。
用創新計畫為教育注入活力,跑出精彩人生
「嘉義市運動員生涯陪跑計畫」不僅幫助學生克服對未來的迷惘,還讓他們重新定義運動場以外的人生價值。黃敏惠市長最後也分享:陪跑不只是在運動場上的支持,更是陪伴選手,同行一段未來的人生路。我們希望每位運動員都能跑出屬於自己的精彩,用創新思維為自己的生涯提出新的解方。嘉義市以此計畫展現出教育創新的力量,也讓青年世代擁有更多的選擇與可能性。
嘉義市運動員生涯陪跑計畫的成功,也為其他地方政府提供了靈感:未來如何在陪伴體育班學生成長中給予引導跟框架,如何在面對生涯挑戰時啟發學生的可能性,嘉義市政府的這場教育創新行動,無疑是一個出色的示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