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在奧運年的最後一天,我回顧自己這一年,想跟大家談談運動員生涯規劃中最調皮、很重要卻又常常被一句話帶過的核心關鍵:時間。
有時間效應的影響,才有生涯規劃
生涯規劃跟時間息息相關,舉個簡單的例子,昨天的訓練不會在今天直接反應在成績上(可能只會反應在腿痠上XD),運動員這個星期熬夜玩通宵,也不會立刻運動表現下滑,時間是我們在思考生涯系統性規劃時的關鍵環節,說極端點,如果只在乎短期或瞬間反應,不需要在乎生涯規劃,另一個極端是如果人沒有時間的限制(例如長生不死),也不需要生涯規劃(因為早想晚想都一樣)。
但時間的效應是什麼呢?這個系統思考三大要素,增強迴路、調節迴路、時間滯延中的「時間滯延效應」為什麼對系統有影響呢?麻省理工學院的資深講師奧圖.夏默(C. Otto Scharmer)在他的書《U型理論精要》中提到:要「從系統中看見自己」,他舉了個很生活化的例子,在冬天要洗澡時,當你把水龍頭往左邊轉,水會變燙,往右邊轉,水會越來越冷,你只好向左、向右、又向左、又向右的調節水溫,每次洗澡都要先花時間做這件事情。
為什麼會這樣呢?不是你的熱水器壞掉,而是因為轉水龍頭,熱水要經過冬天的管線到你家中有一段時間差,從打開熱水到水接觸到你的皮膚不是一瞬間的,因此這讓熱水、水管、水龍頭跟你之間本來就複雜的關係,在增加了一個時間維度的複雜性,讓我們的行為跟決定又產生了變化,因此很難產生一步到位的效果,這就是時間滯延。
時間滯延效應是個調皮鬼,讓本來就複雜的生涯規劃變的更撲朔迷離,充滿了不確定性,而且時間滯延效應無處不在。像是最近發生的疫情 COVID-19 ,人體從感染病毒到出現症狀間有一個「潛伏期」,這段時間會讓我們難以追溯病因,但如果發病又會令人手忙腳亂;在比如農夫種植稻米作物,從播種到收成需要有一定的時間「耕耘」,這個時間有時候會長到令人懷疑努力到底會不會有收穫(像是種植樹葡萄要7年)這段漫長的等待,往往讓我們無法立即檢驗自己的判斷。
運動員在訓練中知道要通往奧運舞台需要時間,但在比賽或是生涯決策時卻總是想急著下決定,趕快分出勝負結果,為什麼會這樣呢?要解釋這件事情,就比單純解釋現象要難的多。
那是因為,運動員生涯規劃跟生養小孩的教育是很像的。養小孩時間需要10年、20年,從開始教育、養成觀念到最後看到結果,這十年的延遲、寒窗無人問的等待,這段過程中跨越了不知道多少人、事、物跟各種環境變化,無法指向單一原因,讓人等了又等,誰能說現在的頂尖運動員郭婞淳,能有這樣善舉跟成績,並在 2021 年第 4 次榮獲運動菁英獎最佳女運動員,獲頒總統府表揚的「五等景星勳章」,同時還拿到輔大碩士學位,難到是因為她在10年前的台東舉重館裏,教練的某一句話從此讓她頓悟改變而造成的結果嗎?因為在教育、生涯規劃的路上,任何一個微小的變量,都有可能使運動員成為不一樣的人,因此無法做單一歸因,也不合理。
但時間滯延效應這個調皮的因素仍在,當我們在生涯規劃的路上遇到了,又該怎麼辦呢?其時有三個方法可以思考:
一、看一件事情不要只看現在,更要看十年前
有一句我一直很喜歡的話,是這麼說的:「種一棵樹,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,第二好的時間,是現在。」這句話真的是時間滯延的最好體現,能夠得到一顆結實累累的樹,絕對不是因為昨天做對了什麼,而是更早在多年前對今天結實累累的想像所做的關鍵行動,你看到麟洋配羽球雙打出色、還有小戴穩居球后寶座史上最久,深聊後發現他們都有經紀人,於是回去後立刻上網找,想要找個運動經紀人就覺得自己即將拿下奧運金牌或成為球后。你不該看現在的他們身上有什麼,而要看一個選手10年、15年前還沒成名時他都在做些什麼,那才是我們要學習的。
你看現在某些產業因為疫情股票看漲、年終40個月(新聞 ),但10年或是5年前,海運或口罩行業前景堪憂時,你會是那個堅決不離開的人嗎?如果要讓你猜猜看明年長榮海運是哪一家,你又猜的到嗎?同理,今天業績大漲是因為業務大殺四方浴血奮戰嗎?但會不會也是因為3年前的產品研發,或是5年前的市場布局呢?持續學習或是參加教育訓練沒有直接反應在年終上,是過去的努力沒用嗎?有沒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次關鍵決策上反轉得到驚人的成果呢?是時間滯延,讓我們不能只看眼前,學習對萬物敬畏,對現實謙卑。
這讓我想到黃小琥在 2022 跨年演唱會時唱的《一年半載》,如歌詞所說,…壞的其實不壞,時間過去終將置⾝身事外,當頭髮已漸漸變白,轉眼又過一年半載,時間這個天災,又有多少人最後才明白,從並不是意外…只是當時「時間」不是我們的朋友而已。
二、時間滯延是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之前的爭奪,增加明確的階段成果,才能降低不確定
聽起來有點繞,簡單說,跟時間滯延相反的就是即時反饋,什麼是即時反饋呢?就像是打電動,你如果攻擊敵人砍一刀,對方的血量立刻就會降低一點點,同樣的你如果成功打贏大魔王,電腦就會自動讓你前進到下一關會是升等拿到獎勵,而這種立即的感覺像是嗎啡,會讓人吸食上癮,也就是為何你在社群上貼文,得到讚很開心,甚至會一直刷新手機頁面希望看到別人的回應,都是即時反饋的行為應用。
即時反饋的最大優點,就是提高確定性,因為確定,所以我們就不會在混亂中沒有方向的摸索,有機會找到因果關係逐步調整優化,但時間滯延跟即時反饋完全相反,他是用來平衡即時反饋的,用時間上的落差增加了不確定性,這段時間的「延遲」可以是幾分鐘,幾天、幾個月,在生涯規劃上可以是好幾年,你光想像一下你在博客來訂書或是網路上購物時間如果延長(還記得北部疫情時PChome24小時到或變成240小時到貨的恐怖時期嗎?新聞 ),消費者很有可能在過程中變心甚至體驗不好,造成後續客服跟公關問題,為什麼只是東西晚點到,就會讓明明沒問題的物流變成問題呢?原因就在於不確定性。時間的延長,讓不確定性增加,不僅消費者不知道何時可以拿到,賣方也不會卻切知道消費者取銷購買的理由(因為太多種可能),這種混亂,是雪崩式的。
那要怎麼樣避免混亂呢?那就要能夠降低不確定性,增加明確的階段性成果,甚至讓階段性過程視覺化,這就是為什麼生涯規劃中需要有很多的表單、手冊、日記本,就是要讓一個很長時間的成果可以具體化成每天的行動,也就像是運動員的訓練日誌或是目標設定九宮格一樣,將每個階段盡可能的視覺化,是在不確定的未來提高確定性的方法之一。
三、長期穩定的做好一件事,才能有效降低短期震盪,實現生涯願景
生涯規劃跟股票或ETF投資一樣,進出頻繁會提高震盪跟不確定性,選對標的長期穩定的投資才是良方。在投資上有一場很知名的「10年賭局」遊戲,之所以有名是因為相互打賭的兩個人,一位是賭神巴菲特,另一位是紐約避險基金Protégé Partners共同創辦人泰德.賽德斯(Ted seides),他們從2007年開始,巴菲特買進美股ETF–Vanguard S&P 500,賽德斯則挑選5檔避險基金應戰,2017年底,巴菲特以複合年成長率逾7%勝過賽德斯的2.2%宣布獲勝(新聞)。
其實這場比賽在一開始,賽德斯是有贏面的,但關鍵在於這場比賽玩的是10年遊戲而非1年,中間還經歷了 2008 年跟之後的美國次貸金融危機,當時間一拉長,中間的不確定性存在巨大時,選擇長期穩定跟著大盤走,就會是關鍵,但難也就難在,要沉得住氣。
除了金融上,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的約翰.斯特曼教授用啤酒遊戲模擬了供應鏈延遲效應,也就是說當啤酒的「製造商—批發商—零售商—消費者」這條長的供應鍊不變,收到市場消費者反饋後的應變時間就會延遲,而就算應變了也要隔一段時間才會「慢半拍」的反映給消費者,在這樣的條件下,無論請誰來操作或管理,都會導致庫存的「劇烈震盪」(一下子囤貨太多、移下子又供應不足),因為這不是管理能力的問題,而是時間滯延的問題。
最有效的處理方法,就是要改變這個結構,直接縮短你跟消費者之間的距離,直接溝通,不但節省溝通時間,所以的反應又可以立即回饋得到修正,這就是為何有「直銷」跟「預售」這種消費模式永久存在的原因,因為他們這些方式確實解決了時間上的問題;當然還有一個方法,就是長期穩定的做好一件事,因為滾石不生苔,如果真的找到一生所愛志業,更應該要給它一個更長的坡道,讓它持續滾動直到看到結果,因為你想要的結果,需要時間才能證明它的價值。
不小心寫了3000多字,回到個人的生涯上,盤點一整年,我覺得現在正是時候可以好好思考幾個問題:
1.問自己,我是時間的朋友?還是時間滯延效應下混亂的受害者?
2.十年前的我跟現在的我相比,當年投入了什麼?現在又有哪些因時間得到的收穫或成果?
3.用結果回推,計算一下,我自己從零開始到產出結果的「潛伏期」有多長?計算自己產品的「增長週期」跟「產出回報」時間需要多久?也能計算出自己未來需習產出新東西的時間。(就像是計算自己從零開始思考文章到寫出文章要多久,也可以預測下一篇文章可能要多久,雖不中,亦不遠矣)
當然,市場總是來回震盪,就像綜觀歷史,好時代後總是緊接著壞時代興衰迭起,因為這樣的震盪,是商人跟創業者永不消逝的機會,學習懂得利用時間滯延效應,用時間換空間,將很多改變可以在時間的縫隙中產生,你的生涯加值的可能性,才會在時間的推移中逐步實現。
趁著新的一年開始,盤點自己的生涯,做時間的朋友,展開新的一年吧!
延伸閱讀:
全大運停賽,奧運延期,運動員的價值其實就是「風險承擔」的價值
別把生涯下半場活得像跑路!3個運動員未來職涯生存法則,你掌握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