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,016 次瀏覽

談增長、自學與貴人,給職棒二軍選手的生涯規劃課

趁著農曆年前,感謝阮襄理的邀請跟朋友的引薦,以及球團彭副領隊的支持,有機會對職棒二軍嘗試了一場「給職業運動員的生涯規劃課」,不過,美其名是生涯規劃,但可想見,二軍選手們的短期生涯目標就是升上一軍,沒有別的了,但 30 多人只選一人的情況下,如果你是總教練,你會選擇誰?篩選標準又是什麼呢?

從高中就升上來的年輕選手,待 3 年可能才剛滿 20 歲,年紀大一點的二軍選手最多 25 歲,憑藉過去累積的棒球專業跟天生的身體素質,一路走到這裡,過去打球是興趣好玩,只要我喜歡,我就花時間在上面,但成為職業選手,領薪水打球,棒球就是他們的工作,既然如此,就應該要從休閒興趣轉換成職場工作模式,去思考,球團還願意付錢給我繼續打球的理由是什麼?我是否有能力可以勝任球團給予的任務?該如何將打棒球的休閒興趣,轉換成工作上無論壓力、困難依舊使命必達的成就感呢?

短時數 2 小時課程,分享操作了很多觀念,我簡單摘要 3 個討論點,輔以數據文字分享給各位,希望能提供職棒選手們,做生涯自主思考時有方向可參考。

談增長、自學與貴人,給職棒運動員的生涯規劃課-中信兄弟二軍選手課程紀實
感謝大家超認真

觀念一、這世界上的增長,從來就不只有一種方式

有一本書叫做《超速學習》,作者是史考特‧楊(Scott H. Young),他曾用一年的時間完成麻省理工學院資訊科學系四年的課程,共計33門線上課程,並通過所有期末考試!並且又嘗試用一年的時間,從零開始,學會使用四種語言:西班牙語、葡萄牙語、中文、韓語,確實是個學習大神。

他除了是掌握了自學的技巧,更關鍵的是看透了人類學習兩個關鍵差異的增長模式:「對數增長」跟「指數增長」(如下圖)。

上圖左邊的對數增長,就是學習初期技能的進步幅度快,例如學習語言的初期、學習一項運動的一開始,你會明顯感受到進步,但越到後期就感覺停滯,那怕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,收穫跟突破也只有一點點,其實對於頂尖職棒運動員來說,進步將會越來越難,但是明星球員跟普通球員的差異有時就只有一點點,這就是對數增長。

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圖形,是指數增長。就像是你投資 ETF 或是想要提高社群貼文的瀏覽量一樣,從你開始做這件事情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,你幾乎沒有可以讓人看出來的進步,但直到某個時刻,你就好像突破了某個瓶頸似的,成果一下子就展現出來,過去那看不到的累積變成正回饋,摩爾定律、馬太效應等,都是這個圖形,如同網路上大家說:「這時代想要紅,需經營好一陣子,但從紅到爆紅,只要一瞬間」,正是指數增長的典型。

當然,增長方式還有很多種,像是階梯式增長,但知道對數增長跟指數增長這兩種基本形式,已經可以科學化理解很多事情了。運動技術的提升像是左邊的增長曲線,時間越長,要再更進步難度更高且不容易明顯有感覺,但個人生涯財富的增長路徑卻像是右邊,財富是一種馬太效應,你錢越多,越懂得投資,聲望越高,突破某個點後,增長的機會也就大幅增大,這兩個最基本的成長模式,是我看運動員生涯困境的一種方式。

這世界上的增長,不會只有一種方式,生涯道路條條皆可通羅馬,但最關鍵且基礎的理解就是:

「在選擇任何領域、學習任何技能之前,要先深刻認知到他是屬於哪種增長模式,以及你能否承受這個模式,以免造成期待的不相符。」

增長曲線都是客觀的,當你進展得太快或太慢時,你應該要知道,這跟你個人或是外部環境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,很多事情在你一開始選定這項事業時,就已經大致上決定好了成長規律,所以很多時候不要急著歸咎原因,或是對於個人成敗反應過度情緒化,選擇一個產業,就要按照這個產業的增長規律順勢而行,而不是跟著情緒走,或是跟著感覺走,這都是沒有看清楚遊戲規則的反應。

回來談職棒二軍,選手們千萬不要以「二軍王」自喜,這只表示你依然沒有站上一軍實現自己的目標,不是別人不選你,而是你的增長已經觸碰到了天花板,無法再創造令人有感覺的突破。根據中華職棒聯盟與台灣棒球維基館的資料統計,培養一位職棒選手平均需要 11 年,但職棒選手總職業生涯平均只有 3.9 年,近 30 年來 (1990至2020) 棒球選手平均年資升高到 4.8 年,與科技、球員福利跟運動市場的成長可能都有關係,平均職棒選手的退役年齡落在 28~29 歲,也就是說你有大約 5 年的時間可以利用公司給予的資源,為自己進行有效的增長。

哪種增長模式比較好呢?如果要我來選,特別針對有天賦且決心要往職棒前進的優秀選手來說,我認為指數增長是較好的,所有職業的初期都需要不計回報的投入,堅持再堅持,並且掌握棒球這項門檻高的頂級技能,且要能夠通過專業人士(球團、教練、球探)的考驗,在早期無人為你喝采,其實無關緊要,因為你已經明瞭自己的增長曲線,你就會有清晰目標,有動力聚焦在即將到來的成果上。

談增長、自學與貴人,給職棒運動員的生涯規劃課-中信兄弟二軍選手課程紀實
遇到偶像恰哥到場全程聆聽,會後討論交流 40 多分鐘。恰哥也對於選手職涯的關心與未來課程規劃設計,很是期待。照片由曾荃鈺提供。

觀念二、能夠管理自己,教導自己,才是具備自學競爭力的訊號

身為在體育圈且在臺體大通識中心授課6年,我打從心底認為,運動員對於「自學」的觀念跟行為,需要徹底的改變。

以我之見,職業運動員的教育,不是以教練為主,而是以選手為主。選手自己要懂得問問題,要會察言觀色蒐集回饋,要會解讀影像數據跟分析對手畫面,要能從數據規律中看出自己增長曲線的方向,因為要求教練要懂一整群選手的個體差異,這想法很理想但卻不現實,我們沒有這麼多的好教練,但只要資訊取得夠方便,選手本身夠自立,自學應該要是選手最根本的學習方法

英文中的自學者,我們稱為「autodidact」。

一個 autodidact 的人,不只是學習能力強,更是一個令人敬畏的智者,因為要能夠做到「自學」,首先需先能「自教」。

運動員要懂得自己的身體,知道選擇怎樣的訓練方式?安排怎樣的訓練計劃?訂出符合自身未來利益的短中長期目標,這都需要有自主規劃能力為基礎。美國教育家蘇珊・克魯格(Susan Kruger)提出的「成功教育金字塔」理論,認為成功學習需先準備好金字塔下方的兩個基礎基座(如下圖),包含「自信」跟「自我管理能力」。

苏珊·克鲁格(Susan Kruger)成功教育金字塔

最底層的自信心,來自於閱讀理解、文本學習的能力 (包含抓取重點、找答案、問問題、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等)。由於思考跟學習是一個相當消耗腦力的複雜行為,有些選手除了運動場外,平時靜不下來,無法閱讀、無法一個人思考,但有的選手卻可以潛心鑽研文本,我這邊指的並不一定要讀學科知識,閱讀小說、網路文章都可以培養對於閱讀理解的親近感,當然認真的學習跟讀小說還是有差別,但自學的最基礎是選手要先相信,自己坐在教室中可以從閱讀、文本中得到想要的東西。

再上一階,是要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,可能包括時下很流行的意志力、時間管理、自律、行動力、人際關係等等,在學習上,能不能夠自己問人,安排學習計畫,排定學習的時段,並且將學習的成果展現給別人看爭取更多資源或機會?能否養成習慣,該訓練、該學習時就學習從不拖延呢?能不能夠做自己的教練,有覺察、高敏感的監測自己的精神、心理、生理狀態呢?這些都是自我管理能力,只有做好了以上這些,才算是真正的學習。

最後,自主學習是以我為主的學習,但絕對不是「一個人的學習」,運動員在學習上一定要有夥伴,需要找人切磋,多多參加測試、比賽,和人過招,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重,你甚至可以自己錄製自己的學習 VLOG,把作品放上網,或是跟球團、經紀人討論學習方案,因為真功夫都在每一次的練習中,怎麼知道自己的學習有所收穫,只有忠實的記錄才能看見。

職業運動員的生涯平均來說不到 5 年,這 5 年不是拿來放鬆、發懶、而是衝刺、精進的,而越懂得自學的人,肯定是個自主性高的人,對於生活有著強烈的掌控感,這樣的氣場跟態度,會比任何學歷、任何證書都更令人敬畏,你也終將能收獲屬於自己的目標跟幸福 (eudaimonia)。

中國信託公益園區

觀念三、讓比我厲害的人覺得,把我培養起來對他有幫助,收穫生命中的貴人

「既然職業運動這麼競爭,那我不要跟人來往,靠自己個人的努力,是否就能達成目標?」
當有選手這樣問我時,我的回答是:
「你願意自主成長很棒,但這種想靠自己闖出一片天的想法,還是太天真了。」

多數的運動員沒有參透職業運動的核心,我先把職業運動員與球團互動的狀態,區分成 4 個階段,對職業球團來說,你就是職業球團這間公司的其中一名員工,既然是員工,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手搖飲店 (例如 50 嵐,大家都喝過,比較好想像XD),員工粗略可分成 4 種,計時人員、直營店店長、營運經理、董事長(創辦人),你覺得自己落在哪一個層級呢?

如果你說,我的工作就是打球,其他我才不管呢!那你就是把自己定位在最基礎的計時人員,你的執行成果跟你的投入時間成正比,你唯一可以獲取更多的方式就只有加班,因為你覺得自己在販賣的是時間。

而再往上一階,直營店長要管理一家店,他雖有管理一家店所需的核心技能,但做的依然是執行面的工作,但被取代性依舊高,因此第二階段有意識的成長很重要。

當你到營運經理階段,很多時候是你遇到一個問題,你就要可以解決,像是醫生看病或是網路工程師架設網站一樣,要能立刻分析加上診斷,依照客戶需求生成一個網頁,就我個人經驗來看,很少有運動員走到這個階段,運動員奴性太強,大多都是聽命辦事,服從性高,但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,也無法專門的優化或改善問題。

至於第四階段,就是董事長跟創辦人,他們就算不在手搖飲門市上班,卻坐擁最高的收入,因為他們有系統將產品規格化,創造出一個不需要自己隨時照料的營生方式。

說了這麼多,這跟與他人合作往來有什麼關係呢?

關鍵就是,所有階段性的跳躍,門檻都很高,因此最理想的升級方式,就是尋求外力的協助,也就是要有一個在比你更高一個階段的人拉你一把,無論是給予提點、資金、輔助、教學、寫封信等等,這些外力的援助,都可以幫助你大幅度的躍升,這種人我們通稱他們為:「貴人。」

我認真覺得,運動員因為太執著於專業領域,因此往往沒有意識到有效的人際關係,是幫助你躍升下個階段的關鍵這件事,因此往往就認為「我把本分做好」、「上天不會辜負努力的人」、「夠認真就自然會被看見」,這想法很單純,但也很天真。

課程上當我聊到這點時,多半選手們會抗議:「我朋友很多,只是大家不一定有時間可以幫我。」這也是個錯誤的迷思,因為能夠協助你躍升的人脈並不在你這個階段,認識很多喝酒、打牌、唱歌的朋友,對生涯的增長很有限,只有贏得下一個階段的人對我們的認可,才是增長的重要關鍵。

但是,知道遊戲規則的人為什麼要主動分享心法給你?下階段的人為什麼要無緣無故提點你呢?這些血淚經驗與資源,你必須用行動證明,讓比你厲害的人覺得,把你培養起來對他有幫助。這件事越早參透,即早內化,對個人長期的生涯,一定會少走很多彎路。

阮柏緯襄理的邀請
感謝阮襄理(圖右)的邀請,首次嘗試「給職業運動員的生涯規劃課」期待可以給選手們一些啟發。

所以,要能收獲生命中貴人的關鍵,就是你要讓他認為:

「把你培養強大了,對他有幫助。」

對球團來說,我是付錢給運動員,但哪個運動員會去為球團思考?球團有球團的壓力,你有辦法想到他的高度,並且幫助球隊做到更多嗎?你夠忠誠,會培養起來之後跳槽或從背後捅球團一刀嗎?你對陌生人夠有禮貌,願意虛心跟人請教學習嗎?你有主動關注、追蹤這些能夠幫助你,且已經在下一個階段的人他們的需求嗎?

說起來好像容易,但如果你懂這個概念,就不會在網路上跟球團對幹,或是犯蠢在網路上謾罵、貼文得罪人,你一時講話一時爽,但每次你這麼做,都有可能因為「口耳相傳」讓一兩個能幫助你的外力消失,長久下來的損失是可觀的,而能夠把這個概念想通透的人,一定會盡力跟所有人都保持友好,那怕是分公司的人,未曾謀面的網友,個人付費的教練或各種大神級人物,而你也會努力地強化自己,讓自己有被人可以利用的價值,並且把握各種機會跟可能,畢竟這些外力,才是讓你走出不同路徑的關鍵。

最後,我深深覺得,生涯規劃就像在下棋,你的任務是把當前的棋局走好,而不是去追究自己是如何開始走到這個局面,理解增長的方式,具備自學的競爭力,並且讓比你厲害的人覺得把你培養起來對他有幫助,我想你就已經走在成功的道路上了。

延伸閱讀:

​6個出社會升遷必備的協作能力,你在哪一階?

日劇《老菜鳥》37歲運動員的退役困境:心態不變,到哪裡都不適應

16歲學球隊管理,22歲當球探!鄭凱應:培養一個堅毅的弱者,比強者更容易成功

[addthis tool="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_tasb"]

相關文章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訂閱最新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