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,364 次瀏覽

累積平凡才能創造不凡 賽事指導志工陳庭淯 #體育志工大小事

1場賽事,半夜2點起床,3點集合完畢分配工作,每場超過1200位志工的大型體育賽事井然有序的上崗值勤,這背後的關鍵推手,就是賽事與賽道指導總監陳庭淯。

每年要管理近5000名體育賽事志工,辦理過萬金石馬拉松、高雄、古都馬拉松的賽道規劃專案總監陳庭淯,就是把上千名志工串連在一起的核心人物。「只有更多人喜歡運動,認同體育,體育運動產業才會興起;我始終相信,善的力量可以影響很多人,我們只要勇敢的去做就對了。」這是陳庭淯的理念,也是他無償投入賽道志工培訓的初衷。

從2013年開始階段性的做體育志工招募,有鑑於賽事管理需要傳承,2018年開始自編教材,將馬拉松賽事志工模組化整理出操作手冊,並且邀請學長姐們帶領著學弟妹一起加入傳承,將學校、社會人士、公部門與賽事四方串聯,把看似是階段性的體育志工參與,變成長期可以傳承的體育志工經驗,讓志願服務變成長長久久的一件好事。

「賽事規劃全是細節,千萬別小看賽事志工要做的庶務工作,
因為每一個細小的服務,都會影響到參與者的賽事感受以及選手表現,
只有細節才能看出賽事規劃的差異點。」

辦理過多場國際馬拉松賽事擔任志工管理的陳庭淯描述,賽事中包含寄放物資、補給水跟食物、起點管理、流程順序安排、垃圾分類、甚至是疫情下的環境消毒跟防疫提醒,全都是必須教導的細節。

陳庭淯說:「賽事管理上失誤是很容易的,從事志工工作指導隨時都要戰戰兢兢。」人多、事多、重複性高,沒有領薪水的體育志工,在工作上無法強硬要求但一定要想辦法盡力溝通,至於跟志工的福利跟照顧,像是中午便當、早餐等,只能增加、不能減少,這也是庭淯自己堅持的原則。

「志工是體育賽事幕後的英雄,
我希望可以創造出有向心力的體育賽事,
關鍵就是要懂得把人放在對的位置上。」

陳庭淯觀察,不同年齡層的志工有其專屬特性,25歲以下的年輕人、學生志工與人的互動性高,30多歲者因為事業剛起步忙碌,擔任志工比例較少,40歲到70歲左右的社會志工人數最多,這群志工擁有穩定的工作與多元的興趣,甚至有些是習慣整個家族全家一起參與志工服務工作,50歲以上的老闆或是退休長者,具有親和力且很會為團隊著想,很可以擔任志工小組的Team Leader。懂得招募分配這些志工人力,是一個賽事成功的龐大根基。

「尊重體育志工,志工們就會尊重你。」
庭淯簡單一句話道出了志工管理的核心。

該如何才能贏得志工的心?
庭淯說,發生問題時身先士卒保護志工夥伴,並且保護志工在賽事執行中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。「志工跟選手都是人,人就是需要同理,遇到情況就是先聆聽、處理情緒,但是不管如何,都是要展現出服務的精神,因為我自己也是體育志工的一份子。」言談中庭淯笑著像是談論別人的事,不與人計較的心,其實就是志工最基本的服務精神。

除了賽事的規劃,曾經是田徑選手的庭淯,從原本專攻800、1500公尺的專項運動,出社會後接觸馬拉松延續對跑步的熱愛;能夠將自己對體育的熱愛轉換到志工服務上,他說:不要去想討取什麼職位,這個世界就會留有你的位置。

「雖然擔任體育志工沒有金錢上的報酬,但在精神上的價值,讓自己學到更多。」從無到有,沒有管理學背景,卻要在短時間內召集、管理形形色色的志工,該如何讓志工們覺得參與其中是一件光榮的事?這場體育活動會讓人想要把志工經歷寫在自己的履歷中嗎?陳庭淯說,只有認真的同理志工的感受,建立認同感,才會激發志工們持續的投入,不會覺得從事志工服務是一件苦差事想趕緊交差了事,而是一件具有光榮跟價值的事。

編輯後記:

體育志工聽起來像是臨時組成的免費人力,但其實卻是一場體育活動最關鍵的根基,不但人數龐大,沒有領取費用的志工們的情緒與後續賽事影響也有推波助瀾的作用,有鑑於此,體育賽事志工管理就變成了一門專業,考驗的不僅僅是管理者的經驗、情緒控管跟人力安排調度的能力,管理者的同理心、熱忱跟號召力都會影響志工管理的品質。身為管理志工的志工,陳庭淯將自己身為跑者對於賽事、賽道規劃的專業義務貢獻出來,只因為一個最簡單的初衷:把自己在跑步上感受到的服務,傳承給下一位跑者。謝謝庭淯的努力,讓台灣可以擁有安全、舒適且專業的賽事可以讓全國民眾參與,每一位志工的努力都功不可沒,也因為有志工的存在,體育才會改變;謝謝志工們,有你們,真好。

#體育志工大小事系列

採訪撰文:曾荃鈺

[addthis tool="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_tasb"]

相關文章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訂閱最新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