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50 次瀏覽

《生涯賽道,跨界對話》能夠互為貴人,才有痛快人生-屋馬餐飲集團總部參訪

​屋馬是如何從燒烤跨界運動?16年的品牌建立過程,是如何打造團隊文化把人留住的呢?屋馬同仁平均約25歲、管理階層平均約28至30歲,相較其他企業來說較為年輕,但是在餐飲業的高壓環境下,整體工作氣氛還是非常好。對此,難免有人會問起: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?

這場跟屋馬餐飲集團合作的計畫,協會從去年提出方案,今年初討論定案,終於在「第三屆講師培訓計畫」中加入了一項「典範運動企業參訪」,以實際的走訪、體驗企業與運動深度結合的文化。​

台中燒肉界龍頭「屋馬餐飲集團」,不僅是台灣燒烤界的指標店家,評價極高,同時也是超過 10 年榮獲運動企業認證的標竿企業。

​屋馬是如何從燒烤跨界運動?16年的品牌建立過程,是如何打造團隊文化把人留住的呢?

​這場參訪,難得高規格由16位高階主管,接待共 40 名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的夥伴們,透過分組參觀企業運動教室(位在台中七期22樓的企業總部,可以規劃企業健身房、親子瑜珈教室、滑雪訓練教室,餐飲集團可以比運動公司還更重視體育),滑雪模擬儀運動體驗、觀看企業文化影片紀錄,最後由金泰宏總經理親自分享個人故事,並保留 30 分鐘 QA 有問必答(協會夥伴們的提問都超專業啦!有夠讚),最後當然要到屋馬文心秀泰店包廂品嘗燒肉美食(謝謝林董事長專程來關心)。

​每個環節扣連緊密,超級用心,根本就像是協會中秋節烤肉活動提前來到一樣,太讓人滿足了。

也從金總跟屋馬總部團隊們的行動與分享中,我也深刻體驗到 #以人為本 的企業文化。

一場大火燒掉創業心血,卻也燒出人心與企業文化

​13年前,屋馬燒肉的創始店因一場火災付之一炬,這場災難不僅摧毀了第一家屋馬實體店面,更是金泰宏創業心血的重大打擊。然而,明明是員工操作不當,但金總完全沒有要究責,而是覺得是我們的教育訓練做的不夠,導致員工害怕並且無法在緊急時刻做出正確的判斷,我們有最大的責任。​

百坪店面燒毀,員工鳥獸散,沒想到員工自己對金泰宏說:「我暫時先到外面打工,等第二家店開幕前,一定要通知我,我要在屋馬上班。」金泰宏之後向銀行借了 800 萬,加上幾個員工不支薪義務幫忙,3到4個月就重新把園邸店開回來,而那些重情義的員工沒有食言,除了畢業非返家不可的工讀生,九成創始店員工幾乎全回來。​

正是在這樣的逆境中,屋馬燒肉找到了其未來成功的根基——「以人為本的團隊文化。」​

屋馬16年,百項員工福利賺到人心與團隊向心力

​金泰宏曾說:「任何企業都能把事業做好,只要先從員工開始。」這不僅是他對經營的深刻體悟,更是屋馬燒肉重新崛起的核心信念。火災後,屋馬的重建並不僅僅是物理空間的恢復,而是對團隊文化的再造。他決定,與其緊盯數字,不如專注於如何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的關懷。

​金總喜愛爬山,一打早運動邊走路邊跟主管開會,所有主管為了要跟上他會報數字,都養成了運動的習慣。屋馬同仁平均約25歲、管理階層平均約28至30歲,相較其他企業來說較為年輕,但是在餐飲業的高壓環境下,整體工作氣氛還是非常好。對此,難免有人會問起: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?

​「這跟我們推行運動、探索教育而培養出強大的個人自律性、團隊凝聚力和向心力,有很大的關係,」金泰宏認為,要當一個稱職的「屋馬仁」,就要努力工作、用力玩。

​管理大師彼得·德魯克(Peter Drucker)曾說過:「企業的真正資產是人。」金泰宏深諳此道。他逐步建立了超過百項的員工福利,涵蓋了自信、合作、抗壓、激勵等多方面,這些福利不僅提升了員工的生活品質,也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與向心力。​

賺人心、賺團結、賺福報,是比賺錢更重要的事

​屋馬燒肉16年的經營歷程中,金泰宏遵循「人少是人情帶,人多是制度帶」的管理哲學,隨著企業的成長,他逐步將企業文化制度化,確保員工無論在哪一間分店,都能感受到來自屋馬的關懷與支持。正如管理學大師約翰·科特(John Kotter)所言:「文化是企業的DNA。」這種以人為本的文化,使屋馬在競爭激烈的餐飲業中脫穎而出。

​「這些管理策略,不可能是一開始就想出來的,你要先享受工作,才會有創業的靈感,你要結交一群正能量,樂於分享的人,才會在好的環境中激發創意。」金泰宏總經理願意看見員工身上的好,透過探索教育跟大量的社團,讓屋馬的員工可以凝聚,在互動中觀察彼此的個性跟對員工了解更深,適時關懷在關鍵時間點上,讓員工有感。

​今天的屋馬燒肉,不僅在台中穩坐燒肉界的霸主地位,更透過深厚的團隊文化與百項員工福利,且授權給經理跟副總們提出想法,這些福利大多不是為了賺錢,而是賺到比錢更珍貴的人心,凝聚了團隊的向心力。

​這正如德魯克所言:「領導的本質在於成就他人。」屋馬燒肉的成功,正是這一理念的生動體現。這些經歷讓屋馬燒肉不僅僅是一家餐廳,更是一個充滿情感與信任的大家庭,這也是他們在大火後能夠重生並持續繁榮的關鍵所在。

​能夠互為貴人,才有痛快人生

​這次能夠透過「生涯賽道,跨界對話」跟屋馬餐飲集團合作,有些協會的夥伴過去也跟屋馬曾有合作,像是前蓮潭滑水俱樂部營運總監 Shannon 在現場,就分享一個可能連屋馬自己都早已遺忘了的小故事。​

屋馬在高雄蓮潭滑水俱樂部成立的很早期就帶員工去划水,但發現現場沒有脫水機,從他們過去潛水的經驗知道,對員工來說能夠有個脫水機把水擰乾,會讓顧客體驗更好,他們不是要求蓮潭俱樂部要買脫水機,而是隔天就寄了一台脫水機送給他們。這些以服務、以跟人交流至上,而不是以消費者或是有權者高高在上的態度對待彼此,才是真的感動人心的重要關鍵。​

我自己非常喜歡金總在面對問題時的思考,他說:「#專注力#情緒穩定度,是帶領一個團隊的關鍵。」工作夥伴來來去去,同業挖腳,員工離職都不要看的太重,因為專注在自己能夠控制的事情上,並且理解這些事情的發生都不是偶然,#能夠互為貴人#才有痛快人生。金泰宏總經理說自己現在說一口孩子經,最開心就是每天下午4點去接送孩子去學游泳、踢足球、練體育,兩個小孩子不請保母,自己來帶,因為不想錯過孩子們的互動時光,這就是最美好跟幸福的狀態。

​真的是一場非常感動的企業參訪,謝謝 #屋馬餐飲集團 林馷宸董事長、金泰宏總經理都專程前來,以及前前後後協助聯繫開會的黃秝晨副總,一開始引建的傅純華老師以及16位主管們的分別接待跟引導,讓整場活動不僅順利圓滿,更是感受到滿滿的誠意跟對運動員的尊重。真心的謝謝你們。

#第三屆陪伴式運動員生涯個人品牌創業暨講師培訓計畫

主辦單位: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

​協辦單位:科技部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、艾爾發教育集團、 Adecco Taiwan 藝珂人事顧問 股份有限公、 FILA屋馬燒肉屋馬餐飲集團、 50嵐 中區集團 嵐星文藝體育事、 樂圖影像。本活動特別感謝國科會「#運科擴能計畫」 支持。

[addthis tool="addthis_inline_share_toolbox_tasb"]

相關文章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訂閱最新文章!